给我自己的时间,看我想看的东西

关于夕阳 之 我见

日记上记着那天。云彩让夕阳浸染,轻如纱、艳如血,黄昏美艳无双。

夕阳硕大,平稳停在西天,从我的角度看,像是悬在女生宿舍楼999个窗户前。随意一扇窗户打开,迎接着她的便是无比真实的太阳,触手可及。血色云菲像是涂抹满天的心情,呆呆伫立在篮球场为这景象默默赞叹。

目送夕阳下山,落日坠在凸凹不平的地平线上,似浮似沉,晕影昏暗。站在半轮落日前,我觉得非常难过,我总觉得,应该是两个人站在那里,一种相思从心底逆生长。记得还在高三的那个下午,天空呈现红酒般的玫瑰红,迷醉了深陷作业的我们。怔怔盯着云霞直至红色消散天际,身边才有人回过神。

夕阳每天都有,却并不是每天都这么美;篮球场每天都有很多人,却不是每个人都会抬头看见夕阳;每天都会有人看见夕阳,却不是没人都看得到如此美的时刻;在那一时刻有很多人在看同一个夕阳,却必然会有每人发于自身的不同感触。

 

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的精神交流,人应世界表现出的形象做出结合自身经历的反映,面对世上之物若无审视之心则往往不能感受到交流的存在。因为我若不能主动搭建与夕阳的关系,那么我与夕阳的审美关系就不能成立,则精神交流更无从谈起。同时,面对同一个夕阳,即便是同一个人也会生出不同感情,从此种审美关系中可见人作为审美主体的自由性。因此这种交流如非刻意为之则往往更具偶然性,这正是人与世界交流本己性的体现。

面对曾经的酒红色夕阳,我和身边的同学沉浸在诗意的审美交流中,从而忘掉了现实生活中的痛苦,即便回神之后依然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回味。显然这种单纯的活动超越物质与现实,击败时间与空间,升华为一种心灵体验。而当我面对夕阳,生出“应该是两个人”的想法时,则是对精神活动中构建出的诗意世界的主观反映。当人处于其他活动中时,个人精神的独特性存在往往会受到外界的规范,而在单纯的审美活动中人却有高度独立性。因此审美是最具个性化色彩的精神活动。

面对夕阳我不会去想从夕阳中我可以得到什么,就像曾经的我们不会再漫天瑰色云霞里寻找二元函数的答案。这就是审美的有限无功利性,它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。但审美确确实实是自我完善的活动,是最高功利性的体现。就像童年时,父母讲英雄故事给你听,并不是一定要你成为英雄,而是希望你具有高尚的品德。少年时,父母让你接触诗歌、绘画、音乐,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充满情趣。这些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。这样,即使在最严酷的冬天,你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。 审美,是有限无功利性和最高功利性的统一。

 

审美活动,是人类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。对于这点我认为包扩两方面:一,不受压制的活动的主动性,这点与审美活动的的本己性相符;二,是人类发展的源动力。对于前者,审美可以誉为人生的节日,是对生活安全的逃离。人类的精神世界在审美关系中得到最大化保护,能毫无羁绊的畅所欲言,是人作为个体不受约束的最后净土。对于后者,人类的发展是最好的论证。审美活动的进行不断带来人类文明的不断崛起与创新,诗歌、舞蹈、绘画、文字...如果审美活动不是本质,那么这些创造从何而来,人类又如何由茹毛饮血进化至诗书礼仪。


评论
 

© 时间的针脚 | Powered by LOFTER